当前位置: > 信息中心 > 通知公告 >

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开放课题申报指南

发布时间:2022-07-19 01:27 点击数:
 
一、立项的依据和意义
       当今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复杂多变,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重发,国际粮价不断飙升、粮食危机风险进一步增大,粮食产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和重大发展机遇。小麦、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河南是国家最为重要的粮仓,小麦、玉米作为河南最为重要的两种粮食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优异种质资源匮乏,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频发重发已成为近年来小麦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因此,挖掘调控小麦玉米产量和品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耐(抗)性的关键基因,阐明小麦玉米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生理生化基础,可为小麦玉米突破性新品种的培育和高产稳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政策和《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有关要求,结合当前河南及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关键与共性科学问题,2022年重点实验室拟设置开放课题经费50万元,资助课题8-10项,资助期限为2年:重大项目1-2项,每项10万左右;重点项目6-8项,每项5万元左右。
二、开放课题拟资助方向
1、小麦玉米关键基因挖掘及其功能分析
      针对小麦玉米产量、品质、抗病和抗逆、玉米宜机收等重要农艺性状,开展关键基因定位和优异基因挖掘,并针对其功能开展相应研究,创造性状突出的优异种质资源,为建立现代高效的分子育种技术体系提供支撑。
2、小麦玉米栽培生态的生理生化研究
      针对影响小麦玉米产量和生态适应性的高温、干旱和低温,和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等相关的非生物逆境胁迫和水肥资源高效相关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阐明小麦玉米高产稳产高效栽培的机制与机理,建立绿色安全生产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3、小麦玉米智能化生产研究
      针对我国小麦玉米智能化生产中存在的农业专用传感器落后、智能化精准作业装备缺乏、智能控制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不够、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损耗严重等问题,开展精细化、智能化、集约化小麦玉米生产创新技术研发,加快小麦玉米智能化生产技术的示范应用。
三、开放课题的申报与评议
1、申报条件
     1)申请者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
     2)开放课题采用自由申报的方式,国内外具有相关的研究经历并能完成项目研究目标的单位和个人均提出申请,并需要提交开放课题申请书,开发课题申请书格式见附件;
     3)开放课题主要针对重点实验室以外的人员,校内成员的申请书一般不予受理;
     4)近三年内已获批开放课题的申请人此次不能申请。
2、开放课题的评议
     重点实验室组织专家对开放课题进行评议后择优资助。
3、开放课题的执行与考核目标
      开发课题的实施与管理按照《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执行。开放课题获得批准后,项目申请人与重点实验室签订相应的科研合同,以保证开放课题的正常实施。重大项目研究目标中需至少发表一篇单篇影响因子5.0以上中科院JCR一区SCI论文,重点项目研究目标中需至少发表一篇3.0以上中科院JCR二区SCI论文,且在发表论文时至少一位作者(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单位标注“河南农业大学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Wheat and Maize Crop Science,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四、申报时间
      请点击下载申请书电子版本开放课题申请书-2022.docx。申请书请于2022年8月21日前发送到重点实验室电子邮箱:wheat_maize@163.com和wheatmol@126.com(请在主题内注明“开放课题+单位+申请人”),同时邮寄签字盖章的纸质申请书2份,过期不予受理。
 
联 系 人:杨孟莉
通讯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区15号,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邮    编:450046
电    话:0371-56990339   13603867791
电子信箱:wheat_maize@163.com和wheatmol@126.com
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开放课题申请书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