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起止时间 | 负责人 |
经费 (万元) |
1 |
玉米抗穗粒腐病重要QTL的遗传 解析及利用 |
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 | 2018-2020 | 吴建宇 | 200 |
2 | 玉米粒形关键基因遗传调控及互作网络解析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 | 2018-2019 | 汤继华 | 107.25 |
3 | 半胱氨酸蛋白酶参与玉米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分子生理机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8-2021 | 王伟 | 59 |
4 | PBAN调控棉铃虫糖转运蛋白参与性信息素合成的分子机制解析 | 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 | 2018-2022 | 安世恒 | 60 |
5 | 小麦根腐平脐蠕孢分泌蛋白Cssp1功能鉴定与寄主互作靶标的筛选 | 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 | 2018-2022 | 丁胜利 | 50 |
6 | 玉米种子对轮枝镰孢菌抗性主效QTL qRsfv1的克隆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 | 2018-2022 | 陈甲法 | 50 |
7 |
联合项目—TaBTF3转录因子在水杨酸提高小麦非生物胁迫抗性中 的作用机制 |
国家科学自然基金 委员会 |
2018-2020 | 康国章 | 50 |
8 | 玉米粒重主效qGW1.04的图位克隆及功能解析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8-2020 | 李玉玲 | 59 |
9 |
玉米种子LEA蛋白积累机制 的组学解析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 2018-2020 | 吴晓林 | 26 |
10 |
聚乙炔化合物的合成、抑菌活性 及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 | 2018-2022 | 那日松 | 20 |
11 |
玉米抗蚜虫主效QTL的克隆 与功能分析 |
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 | 2018-2022 | 陈甲法 | 25 |
12 | 玉米根系响应土壤耕层调控的生态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8-2019 | 赵亚丽 | 25 |
13 | 黄淮海南部小麦玉米周年光热资源高效利用与水肥一体化均衡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2017-2020 | 李永春 | 1914.5 |
14 | 土壤生物有效态氮磷原位提取及检测设备研发与标准研制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2017-2020 | 胡建东 | 275 |
15 | 黄淮南部麦-玉两熟制抗逆稳产与绿色生产关键技术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2017-2020 | 丁胜利 | 516 |
16 | 玉米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及其适应性栽培途经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017-2020 | 王群 | 76 |
17 |
国家特支计划/小麦淀粉合成 的分子机制 |
科技部 | 2017-2019 | 康国章 | 80 |
18 | 小麦玉米抗逆减灾技术集成与示范 | 河南省财政厅 | 2017-2018 | 王晨阳 | 90 |
19 |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产业技术创新团队遗传育种专家 | 河南省科技厅 | 2017-2018 | 李玉玲 | 30 |
20 |
基于淀粉体代谢和淀粉结构的面条小麦产量品质形成机理及氮素 调控效应 |
河南省科技厅 | 2017-2018 | 马冬云 | 10 |